生活中,我们总想做自己。可事实上,做自己很难。
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范文:
破迷雾封锁,凭本性守初心
世界纷纷扰扰,身处时代洪流之中的我们,难免被铺天盖地的信息遮蔽双眼。当物质的浪潮漫过心灵的堤岸,我们又如何能不被物欲沾染,独善其身?在此,我们不禁追问:何以做自己?答案是:“凭本性,守初心。”
想做自己,是人生来对美好天性的认可,是对真善美的追求。人之初,性本善,古代先贤早已道破人性之美好。李太白屡遭打压排挤、官场失意,仍坚守本性,高呼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;苏东坡多次被贬、处境困窘,却始终不改乐观豁达,高唱“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”。可见,坚守本性至关重要——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在心灵的净土上培育出丰硕果实。
然而,大势所趋下,同质化在大众中愈演愈烈。迎合他人,仿佛成为塑造“优良形象”、贴上“完美标签”的“不二法门”;趋炎附势,也似乎被当作追求功名利益、满足物欲的“方法论”。试问:你是否已忘却美好纯真的初心?信息覆盖面广、传播强度大,无疑成为另一个导致人们异化的原因。但需知,适度的伪装有时也是保护自己的智慧。信息化时代,人们可能面临信息泄露风险,因此,做自己并非意味着对人毫无保留地真诚。任何“于心而非行”的自我保护,都不是本性的丧失。
正视内心,透彻理解本性,以变通之智冲破外界迷雾封锁,方能达“出淤泥而不染”之境。回望历史,我们可汲取守本心之智慧: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”,道尽陶潜心中的坚守;“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”,则展现了遵循天性的吸引力与愉悦感。因此,面对外界干扰时,不妨静下来审视内心,你会明白自己真正所求。对于时代中异化之人,我们不必随波逐流——“特立独行”并非孤独与不合群的代名词,失去天性、迷失初心的失意与迷茫,才是孤独的根源。
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”勇敢做自己吧!你的人生将因这份勇敢而精彩,你的天性将因这份坚守而熠熠生辉。
备案号:鄂ICP备17009702号-1 联系方式:2645034912@qq.com
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内容均是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,本站仅提供内容展示服务,不承认任何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