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禅家语常引人深思,譬如“人生有三见:见自己、见天地、见众生”。有人认为:见过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分量,见过天地才知道自己的卑微,这时再面对众生,才能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,顶天立地,服务众生。也有人对“人生三见”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。
请结合材料,联系生活实际,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。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,不得泄露个人信息,不少于800字。
解析:
这是一道三元关系的作文。
三元:
见自己、见天地、见众生
题目中对三元关系有两大类解读:
其一:见自己知自己的分量,见天地知自己卑微,再面对众生,才能够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,顶天立地,服务众生。
总之,是见自己,见天地,见众生是递进和交互关系
其二:也有人对“人生三见”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。(题目中的此句意思是可以对这三元的递进或交互关系进行调整,没必要严格遵守第一条的递进关系,但此条需要周密的思考力,也许考场上很多同学都会尊重第一条递进关系进行论述,会感觉相对安全)
以禅家语“人生有三见:见自己、见天地、见众生”点出三元,然后以”有人“的看法指出三元的关系:“见过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分量”,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,面对自己,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,自我塑造。“见过天地才知道自己的卑微”, 不看大地,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;不见汪洋,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肤浅;不见高人,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足。“见天地”是对“见自己”重新最大程度的全面修正和提高,给自己明确的社会定位。“这时再面对众生,才能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,顶天立地,服务众生。”,到了这个境界,就可以泰然自若,用最恰当的合适自己的状态,从容的去面对众生。见过自己,知道自己的分量,见过天地,知道自己的卑微,这时再面对众生,才能做到所谓的虚怀若谷,大象无形。作文材料对这“三元”关系有明确的提示,人应该面对自己,认识自己,塑造自己;之后,要见天地,知道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,要学会把自己融入时代的洪流,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“见众生”, 顶天立地,服务众生。
“也有人对“人生三见”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。”这一句明确了作文的开放性,如果考生有自己对这三元的理解,也可以合理立意。
范文:
见自我 见天地 见众生
旅行的意义是什么?
是从一个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?是去邂逅一段美景、遇见一段奇事、相遇一群妙人?还是在不断的行走中,去相遇那个未曾相遇的美好自我?
我不明白。
于是,在江南那个杏花烟雨的时节里,我撑着花伞,独自踏上普陀,想要寻一个答案。
从朱家尖码头登船启航,大约一刻钟的船程就可以顺利登上普陀。关于普陀,有着太多太多的传说,最打动的我便是不肯去观音。传说早前日本想要把观音雕像带回日本,在船行到普陀岛时,忽然狂风大作、海浪滔天,船队愣是无法再东渡前行,于是乎,观音的雕像也便留在普陀,守护着舟山群岛一方水土。据舟山百姓们相传,先前普陀连年饱受台风登录的侵犯,百姓的日子过得甚为颠沛;自观音落座普陀后,台风再未登录舟山,即便每每说要登录,也是神奇地临时绕道而行,稳稳避开观音。舟山的百姓说,观音是有灵气的。
踏过普陀山大门,沿着步行道行走,便会和千步沙沙滩相遇,站在沙滩上可以依稀望见南海观音侧影,在烟雨朦胧之中、绿树婆娑之巅,南海观音悄悄为自己拢上一层轻细飘逸的薄纱,颇有雾里看花、水中望月的神秘感。千步沙旁是一大片礁石,小朋友、年轻人,三五一群,光是脚丫、卷着裤腿,弯腰弓背,眼睛直勾勾地在礁石堆里寻觅,时不时会传来几声狂欢,抓到螃蟹海鱼的欣喜。在人与海的亲密接触之中,或许有着连自己的察觉不到的童真与童趣。此刻的自己,仿佛就是庄子笔下的那只鲲鹏,“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”,与天底融合在一起,任我心逍遥。
走过千步沙,踏过一段高高低低、曲曲折折的台阶,南海观音像便在前方转弯处。在这里,一位朝圣者行三跪九叩之礼,三跪九叩虔诚地迎向南海观音。他的衣服已经被江南细雨沾湿,而他的前胸、腿前的衣服早已湿透,据路人说,这位朝圣者是从下船的那一刻,三跪九叩到这里的。据说他们这样的朝圣者,每年都是以这种隆重的礼仪,去向朝拜不同的佛教道场。我撑伞站在江南的细雨中,停足看着这一幕,或许人生中,就需要这样一份执着的虔诚,抛却红尘俗世的繁琐,朝着心中的那份净土,做一个纯粹的人,行一份纯粹的事儿,守护一颗纯粹的心。
从南海观音处出来,走过一株株被人认领的桂花树,普济寺就出现在眼前。高耸青葱的古树在门前静默地生长,池子里的荷花开得正盛,一派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之态;池塘边,乌龟或仰头深呼吸,或懒散爬着,或在石头上晒着太阳,日子似乎在这一刻忽然停驻,就连时针也走得慢了。寻一处阴凉处随意坐下,身边乌龟在随意攀爬,池子里花色不一的鱼儿绕着荷茎游来游去,不远处,门槛上,游客、香客,双脚抬进抬出,他们的脸上是虔诚的敬意,他们的眼里,是希望的渴求。
望着门内袅袅烟雾升腾,我在想:人行一世,是我们去看风景,还是世间的风景在看我们?我们走不同的路、看不同的景、遇不同的人,最终又得到了什么?比如此刻响在耳畔的梵音,刚刚在岸边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,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就是用一种方式,让自己原本烦躁不安的心沉静,以平静的心境去面对生活的琐事,以平和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人事纷争的是是非非。
或许,一段旅行的意义,就是去见自我、见天地、见众生,于沧海一粟中,窥见自我的渺小与浩大,天地的有尽与无穷,众生的喜乐与哀愁,然后能一颗平和心,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春夏与秋冬。
我未行走时,天地便小了;
我在行走时,众生就近了。
备案号:鄂ICP备20003817号-2 联系方式:2645034912@qq.com
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内容均是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,本站仅提供内容展示服务,不承认任何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