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材料一:
“巴纳姆效应”是心理学家伯特伦·福勒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现象,主要是指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、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,哪怕自己不是那种人。这反映出人们很容易被一些来自外界的信息所干扰、暗示,进而出现自我知觉上的偏差。
材料二:
“镜中我效应”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·霍顿·库利提出的。他指出我们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,但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,镜子变成了别人,镜子中的形象便是别人对“我”的看法。(他人就是我们的镜子,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便是镜子中的形象)“镜中我效应”中的“自我观”强调与他人的相互作用,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自我,解除自我蒙蔽的错觉。
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,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,如何面对他人的看法呢?请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范文:
兼听而约取,借鉴而笃行
作舍道边心无主,师心自用妄尊大。成长之旅,如何面对纷纭的他人看法,心理学家伯特伦·福勒的“巴纳姆效应”指出,一味盲信,极易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,而查尔斯·霍顿·库利提出的“镜中我效应”则认为,在乎他人看法,可认识自我,解除蒙蔽。综合二者的研究,我认为,对于他人看法,我们当兼听而约取,借鉴而笃行。
林无静树,川无停流。兼听则明,周听不蔽,成长之旅,对于他人的看法,我们首先要广泛听取。
《盐铁论》有言,“多见者博,多闻者智,拒谏者塞,专己者孤。”广泛听取他人看法,接受批评,胸怀开阔。齐威王悬奖鼓励“提醒”,臣民纷纷进谏,门庭若市,才有“战胜于朝廷”;唐太宗从谏如流,每临大事,才有魏征等大臣屡屡提醒,从而逢险化夷,成就“贞观之治”;共产党人坚持“让人民作主和人民监督”的制度,广泛听取黄炎培先生等的提醒,使新政权跳出了“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”的历史周期率。我辈青年广泛听取他人的看法,,才能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己,使自己更好地成长。
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。披沙拣金,去粗存精,成长之旅,对于他人看法,我们更要博观而约取,从善如流,博采众长。
《中庸》有言,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尽信书不如无书,学会“约取”,才能为我所用。西风东渐,洋为中用,在众多救国图存的可以供借鉴的看法中,洋务运动选择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探索救亡图存之路;康有为、梁启超选择“公车上书”以“百日维新”救民水火;孙中山扛起民主革命的大旗,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走“人民路线”,以马克思主义救中国。面对纷扰的外界看法,选择不同,结果各异。我辈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,亦当明明晰他人看法,不为浮云遮望眼。
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稽古振今,吐故纳新,成长之旅,对于他人看法,我们还应该汲华自润,借鉴而笃行。
《论语》云,“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”。则其善者而从之,面对他人看法,为我所有才会产生效应,助力成长。纵览古今,无数伟人用自己的听取他人有益于自己的看法后,以笃行成就一番伟业。古有白居易以诗送老妪,听取他人看法,不断打磨自己的诗文,终成文坛领袖;今有齐白石老人以画售人,从他人的看法中,改变画风,不断磨砺,画境臻化境。酌古斟今,把他人好的看法为我所用,笃行不怠,才能成就伟业。我辈青年在成长过程中,一定要把对自我有益的他人之见不断践行,汲华以自润,笃行而成长。
刚愎自用终会败,耳软心活万事空。《礼记》说,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,”于他人之言,当虚怀若谷,吸收借鉴;“醒人七绝”说,“身无主见心无定,才被他人总教唆。”于他人之见,亦当我心有主,辨别筛选。人生漫漫,探索不断,对于他人看法,我们兼听而约取,借鉴不盲乱。
备案号:鄂ICP备17009702号-1 联系方式:2645034912@qq.com
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内容均是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,本站仅提供内容展示服务,不承认任何法律责任。